Search


《習性是提款機,也是萬年債主》
過年時,我去東南亞的某個小島度假,這是我第六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習性是提款機,也是萬年債主》
過年時,我去東南亞的某個小島度假,這是我第六次去那裡避寒兼旅遊,很有意思的是,這六次旅遊的當地華裔導遊,都有著同樣的感慨。

他們都說,幾十年過去了,在這個小島裡,會賺錢,能夠聚集財富的,永遠是華裔人士;相對的,那些當地原住民,即使有在工作,還是一貧如洗。

原因在哪裡? 他們的答案都一樣:當地原住民太懶散,永遠無法想到明天以後的事。 我這次去度假,帶領我的導遊除了也有這樣的感慨,又加了一個真實案例。

他說,有位當地原住民,在一位華裔老闆家當長工,前後做了十多年之久,卻在過年前的一個晚上,不經意看見老闆娘從外收回了,相當於二千美元的貨款回來,鎖在衣櫃裡。

據新聞報導,當時那位當地原住民看同伴買了新車和手機,心裡癢癢的也想跟進,於是就趁老闆一家人半夜熟睡時,拿刀殺了老闆和妻女共五人,搶走了二千美元,再放一把火把老闆家燒掉。 這個案子震驚華人圈,當地政府立刻動員大批軍警抓到人,凶手沒多久就被判死刑。

那天,我和朋友及導遊被困在車陣中,閒來無事時,導遊說了這個真實案例。 當時,只見這個導遊頻頻地皺眉嘆氣,他說:「區區二千美元,說實在不算多,那位當地原住民的大腦裡,永遠只能想到現在,當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說難聽點,就跟狗沒有兩樣,完全沒有人性,更不用說十幾年來老闆對他照顧有加的恩情,更何況,老闆的三個女兒也和他感情不錯,就像一家人,但他仍能狠心下手,他難道想不到,就算搶到錢,結果還不是被判死刑。」

後來,假期結束要去機場的路上,我對導遊說:「其實,只能想到今天需求,無法想到明天,甚至一個月或一年後的人,不僅在這個小島上,台北有不少年輕人也是如此。」

導遊聽了大吃一驚,說:「我遇到來這裡旅遊的台北年輕人,都很上進也有遠見,應該不會吧!」

我笑著說:「當然了,有能力來度假的,不會是這種人,我也不是說,所有台北年輕人都是如此,而是台北的貧富差距之所以會愈來愈大,就是有一些每個月到月底都只能吃泡麵,或是失業不找工作,到處騙吃騙喝,或是伸手向父母要錢,每天卻只會玩遊戲閒晃的年輕人,他們的腦袋,也一直在退化,幾乎和這小島上的當地原住民一樣,只想今天不管明天,差別只在於他們不會為了二千美元去殺人,而是連去搶,或去靠自己掙得二千美元的動力都沒有。」

老實說,這種沒有明天,不想改變的習性,遠比貧窮還可怕。

本書第一次上市距今,國際政經局勢,遠比前幾年更加戲劇化和可怕,可想而知,貧富差距更大,不敢去想明天的人,也愈來愈多。

然而,我想告訴讀者的是,不管景氣或經濟局勢多麼嚴峻,能脫貧翻身,讓財富持續增加的,大有人在。 相對的,負債愈來愈多,薪水愈來愈少的人,也不在少數。

這二者的差別,關鍵就在於習性。 擁有富人習性的人,即使景氣再差,但長時間累積下來的資產,和懂得運用資本利得來避險或獲利的習性,就等於擁有一台隱性的印鈔機。

相反的,一輩子擺脫不掉窮酸習性的人,景氣愈差壓力愈大,就又不自覺地去買醉或花錢麻痺自己來逃避現實,結果債務更大,他們就要花更多錢逃避壓力,這種習性就等於他們身上揹了一個萬年債主,讓他們的負債愈來愈多,永世不得翻身。

老實說,這幾年我觀察到的,這種窮者愈窮的現象是愈來愈多。 因此,我想把這幾年的觀察和體悟,增加到本書中,同時也針對本書部分內容做修潤,再一次提醒有緣人,富不是天生的,窮也不是命定,只要能看清一切是「習性」在作怪,願意改變,每個人都有機會脫貧翻身,成為擁有財富自由的人。

摘自/富不是命定,而是習性使然【暢銷增訂版】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⋯⋯


Tags:

About author
資本主義這個大賭場裡,只有兩種人,一種是吃人的莊家,一是被坑的散客。 如果我們八字不好,無法成為吃人的莊家,那麼,至少要當一個不被坑殺的聰明賭客。 這是身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每個投資者,都應該要奉行的江湖鐵則。
商業周刊 專欄部落格 pressplay 作家 總體經濟學,投資觀念,投資心理學,經濟思
View all posts